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创伤。他后来的出国,远赴英国就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经历后来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都被展现了出来。可以说,老舍先生的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都与北京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八国联军侵华,父亲去世,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等事件,他都是亲身经历和目睹过的,在这些经历中他看到了太多形形色色的国民形象,发现了在民族国民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弊病,并因此而深受打击。因此,与其相比,国外的生活也只是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得以成熟的催化剂。其实,不管是国内生活抑或是国外
f生活,这些都为他以后文化批判视野下的文学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的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2,老舍的文化批判视野“文化批判”是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老舍就是历来被学者作为以文化批判视野进行文学创作的研究对象之一,老舍通过站在文化批判视野的角度对民族国民性进行批判,从而揭露国民性中所存在的弊病,所谓的民族国民性是指民族性格方面所暴露出来的普遍的,共同的东西。老舍是一位独具个性与魅力的作家,他有自己独立而又深刻的思维能力,在认识事物方面总能得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他早年进入英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与熏陶。“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受外国文学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生涯的四分之一是在国外,有二分之一的长篇是在异域。早期受荷马,狄更斯,康拉德,托
1在不断的学习和认识后,他逐渐形斯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影响。”○
成了不同于别人的文学观点,并在创作上得以应用。最终,在不断的探索中使他的文学创作风格定型并在中国文坛上独具一格。他是一位执著于写“城与人”关系的作家,因而在他才能构建出如此一个包罗万象的“市民世界”。在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都是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来进行创作和研究的,其所谓的阶级剖析方法就是说作家进行创作时,是站在阶级的立场对文学作品中的事件及人物进行阶级的定位和刻画的,有作家所赋予的阶级思想。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
f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
2在老舍看来,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素的‘文化’的蜕变。”○
不在于阶层的划分,而在于“‘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
2因而,在他的小说创作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他的文化批评观点的运○
用。不管是在人物塑造,语言特色还是在个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