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健康教育1引起肠梗阻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肠梗阻的病因较多,基本上所有能引起肠道疾病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肠梗阻的发生。(1)粘连:一般由于手术和炎症造成,先天性粘连见于小儿;(2)肿瘤:肠道肿瘤可进行性阻塞,症状可间歇性发作并进行性加重;(3)疝;(4)肠套叠:见于肠息肉或肠内损害,多见与儿童;(5)肠扭转;(6)异物:粪石或吞下异物可造成梗阻;(7)肠炎性疾病和狭窄;(8)麻痹性原因:腹部大手术、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肺炎、脓胸、脓毒血症及其他代谢紊乱均可引起;(9)血管性原因:肠系膜动脉血栓或外伤性肠系膜血管破裂均可造成;另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神经功能紊乱,肠道囊性纤维变性。2肠梗阻的分类
(1)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其中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麻痹性肠梗阻多见,痉挛性常见于慢性铅中毒、急性肠炎等。(2)按局部病变将肠梗阻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壁血运正常仅内容物不能通过为单纯性,否则绞窄性,有急诊手术指征。(3)按肠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和结肠梗阻,如果一段肠襻两端受压则称为闭襻性梗阻,需紧急处理。(4)按梗阻成都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型梗阻。(5)按发病急缓分为慢性和急性肠梗阻。3诊断肠梗阻的条件
典型肠梗阻不难诊断,包括(1)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四项主要症状。(2)查体可见胃型、肠型,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或消失。(3)X线腹透、腹片提示肠梗阻征象。4肠梗阻的治疗方法选择
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如非手术治疗无效,发现梗阻有绞窄性倾向考虑手术,少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1224小时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病情恶化则应早期手术。非手术治疗期间注意保持电解质、酸碱平衡。5影响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已获不少进步,但死亡率仍在3左右,而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可达15,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1):病变性质即病因,一般来讲血管性梗阻预后差。(2)病变程度,即中毒症状的深浅。(3)病程长短。一般来说就诊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4)年龄关系。老人死亡率相对较高。6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粘连性肠梗阻占全部梗阻病例的第一位,其中80是手术相关,故预防手术后粘连成为预防本病的关键,包括以下措施(1)防止肠腔内缺血。(2)防止异物残留腹腔。(3)彻底清除腹腔内积血。(4)防止腹腔污染,减少炎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