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条件。具体概括为如下:
1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常是生动、直观、新奇、耐人寻味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教师能通过典型生动的实验或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充分展示物理问题或现象的奇异性,加强悬念设计,创造生动的现实情景,就能使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物理的浓厚的、持久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动员学生亲自实践,做好“纸片托起杯中水”和“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并提出“人受到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大气压力压扁”?以及与此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则学生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其兴趣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2涉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利用这些联系,不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所学知识很有用,从而克服消极的外在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引导学生研究生产、生活实际中用低压弱电流控制高压强电流的实例。这样,学生会感到“原来自动控制就是那么一回事”,使学生体会到自动控制的一些基本思想,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有的学生甚至会想象他有一天也能设计出一种自动控制的电路。这就提高了动机水平,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3物理学发展的曲折经历和许多科学家为真理而钻研、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人与自然奋斗的凯歌。学生要学好物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我们能用好的事例,生动地介绍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作用。如课文中谈到奥斯特实验。假如老师能补充阅读材料,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奥斯特是如何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最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史实,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科学家的顽强探索精神。
三、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是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实验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要求人们严谨、细致、准确、专注。物理学所用到它的基本思想方法有:理想化方法、隔离整体法、分析综合法等等。实验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敢想敢做、做事条理分明等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