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它有激活、定向、维持、强化作用。学习动机是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1]。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状态和持久性。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指有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由内源性动机引起的学习活动的满足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奖赏或分数,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学生努力学习,其满足不在活动过程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2
学习动机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的驱力说、强化说,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等。
二、学习动机的特点
6、7岁到12、13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七类。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学习动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具有长远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动机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主要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以及学习环境的特点有关。3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1825岁),在这一时期,个体吸收和整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和人生阶段,由于受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等因素的的影响,以及个人经历、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的差异,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多元化、变动性、职业性等特点。4多元化的特点表现为学习的多目的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动机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变动性特点表现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弱起伏不稳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及周围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的经历、思想、需要、兴趣、情绪及家庭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职业化特点表现为大学生的高考志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或者因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很多低年级学生往往都有专业思想不巩固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动机。进入高年级后,学习围绕专业来进行,对未来要从事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