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4关于审定表1未审数:未审数应确保与被审计单位最终提供的已盖章未审报表数据相一致。2调整数: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如客户已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客户尚未确定是否调整,则应先假设客户同意调整,再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后,客户不同意进行调整,应修改相关底稿,以与最终审定报表一致。3审定数:根据未审数、调整数的确定而确定。4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事项:即审计调整分录过入,并简要说明错报调整的原因。
f5审计结论: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某一审计事项所作的专业判断。就内部控制测试而言,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对其依赖程度的判断;就实质性测试而言,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认定层次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所作的判断。
审计结论应当使用专业术语,例如:①经审计,未发现重大异常情况。②或者,上述发现的问题涉及金额较小且低于SAD,对审计结果无重大影响。除上述问题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③或者,除上述问题需进行相应调整外或除上述程序无法执行外,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下面是审计结论的示例:示例1:控制测试审计目标:测试报告期内以下控制运行是否有效。采用审计抽样检查销售合同是否经过批准,签订人是否经过授权,即在权限列表之内,对于超出一定金额的销售合同,是否经由上一级授权人员批准。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没有发现销售合同未经管理层适当批准的情况,报告期内该项控制运行有效。
示例2:细节测试审计目标:测试应收账款的存在及计价和分摊。选取单项应收账款余额超过XX元的项目进行函证,对于收到的回函,检查对方确认金额是否与账面金额一致;如果有不符事项,分析产生不符事项的原因,考虑该事项是否构成错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测试结果没有发现误差,基于以上获取的审计证据,应收账款的存在及计价和分摊认定没有重大错报。
示例3:实质性分析程序审计目标:分析应收账款实际周转情况,考虑坏账准备计提和分摊。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基于以上分析,应收账款的实际周转情况与预期数据之间没有重大异常情况。
3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
f3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财务报表的编制单位,若财务报表编制单位为某一集团的下属公司,则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