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10、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11、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也就是俗称的样板戏)等。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12、戏剧梅花奖设立。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二、戏曲相关知识
1、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旦: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等分支。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
志,主要表现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红脸表忠勇,代表人物是关羽;黑脸表刚猛、正直,代表人物是包公和张飞;白脸表奸诈,代表人物是曹操。丑:属喜剧角色,也称小花脸。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f2、四种艺术手段:唱(唱腔)、念(念白)、做(身段、表情)、打(武打动作)。3、五种技术方法: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法(另外四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步(台步)。4、中国戏曲之母是昆曲。5、中国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是元杂剧。6、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剧种:昆曲(2001年),粤剧(2009年),藏戏(2009年),京剧(2010年),皮影戏(20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