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1财务的产生。(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财务的雏形。(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财务由雏形转化为独立的形态,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其,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财务范畴已经完全产生了。2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发展。(1)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公司财务管理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利用普通股、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筹集资金,主要研究财务制度和立法原则等问题。(2)调整期(20世纪30年代):许多国家政府加强了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3)过渡时期(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公司财务学的研究方法逐渐由描述性转向分析性。(4)成熟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方法从定性向定量转化。3中国社会主义财务管理的发展:(1)成本管理与财务核算、监督为主的阶段。(2)分配管理与财务控制、考核为主的阶段。(3)筹资管理与财务预测、决策为主的阶段。4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5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系统的因素;二是这些因素在系统内的排列组合方式。6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定义: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7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的起点:(1)财务本质起点论;(2)假设起点论;(3)本金起点论;(4)目标起点论;(5)产权结构起点论;(6)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8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1)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提。(2)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3)财务管理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4)财务管理原则:是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体现财务活动规律性的行为规范。(5)财务管理方法: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手段,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精华和灵魂,财务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财务管理方法来实现。(6)财务管理通用业务理论:是指关于企业都有的财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主要包括筹资管理理论、投资管理理论和利润分配理论。(7)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指关于特定企业或某一企业特定时期才有的财务管理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