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新课标知识点解读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新课标知识点解读人民版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子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孟子:A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B“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A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B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汉代儒学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朱熹:理比气更根本,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为一,这就是“太极”。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李贽:A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B、在具体制度方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C反动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A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
f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