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其中600万为城镇人口)。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
215
f苏州今非昔比,“保留中心、发展两翼”的发展原则和正在规划的跨越金鸡湖发展方案,既保护了历史古城,又高速发展了现代经济。杭州则把萧山作为了其战略发展的后备地,向钱塘江南岸拓展,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市向北拓展,把滨长江的武进纳入市区,使常州由内陆城市变为临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的“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9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以为龙头、与全球互动,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实力雄厚,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
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
315
f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
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
就业。
4)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
解决的办法,可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
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
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
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
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组织、指导
学生展开相关的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或根据学校
教学实际,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2)教学重点
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
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
市化的影响。
(3)教学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