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指南,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小额贷款、代办手续等“一站式”服务。
4、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整合资源,依托各区县(自治县)特色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产业基地等适合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场所,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并为待孵化企业提供场地、税费减免、创业指导培训等服务。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工业园区实际,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以免费或优惠价租赁的方式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孵化平台;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园、小企业基地、商业街建设,建立大学生创业特色产业基地或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各类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等要大力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鼓励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办公场地、人才引进、项目推荐、财税法律咨询、物业服务等配套支持。
f(四)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市教委为召集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协调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也要加强领导,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将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事、劳动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督查,形成合力,确保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宣传引导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加强宣传,积极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活动,积极宣传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策划开展“创业论坛”、“创业设计大赛”等创业主题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奖励表彰制度,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创业补贴,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2张曼琳王瑾张瑜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年201010
f3范巍,王重鸣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527108710904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M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金玉芳董大海张海松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