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近期出台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膜工业协会获悉,相关部门启动编制的《分离膜“十二
五”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将于近期出台。据了解,污水处理、自来水净化及再生水处理等水务行业各大细分领域,其产业化发展都须采用目前已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分离膜处理工艺。相关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自来水分离膜处理市场需求将达12亿元,而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物膜处理市场则可达上百亿元。膜材料及工程将独立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再过一个多月,卫生部出台的饮用水新国家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强制推行,其相对于旧国标多出三倍多的水质指标要求,可以让百姓喝水更放心。全国有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为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卫生部近日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将从目前的35项提高到106项。据了解,新标准与现行的1985年版本相比,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大多数国内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水处理,这一类工艺不仅工程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最关键的是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无法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从目前来看,膜处理技术及工艺恰恰能弥补传统工艺的缺陷,同时处理效果切合各种水质达标要求。自来水膜法处理,是指在自来水传统处理工艺(絮凝沉淀消毒)基础上增加膜处理工序,使之更加洁净的工艺。据中国水网相关专家介绍,目前藻类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水厂普遍关注的难题,传统工艺难以将水中藻类彻底去除,而膜技术可轻松做到。诸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渐渐成为城市净水及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目前国内反渗透膜有90%是进口产品,超滤和微滤膜约有40%为进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赖进口。为此,《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在分离膜全领域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的膜与膜组器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处理技术正获得业内普遍认可。据清华大学研究统计,2004年我国MBR项目的市场份额约为4000万元,到2008年就达到逾16亿元的规模。根据相关市场预测,随着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未来5未来亿元。年内污水处理对膜材料及工程市场的需求将达100亿元。相关上市公司:碧水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