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合物作为电极,而且,插锂过程中不能发生相变,即插锂过程是连续的固溶过程。然而,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尽管有相变的发生,锂的嵌入仍是很容易的,如LiCoO2和Li4Ti5O12,特别是最终两相有较强的结构相似性时(如,只有Li的排序不同)。此外,碳包裹纳米粒子的制备使所选择的材料不再需要好的电导性能,也不再需要高的锂扩散系数,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电极材料的选择范围。34正极材料的性能和一般制备方法为了获得较高的单体电池电压,倾向于选择高电势的嵌锂化合物。正极材料应满足:1)在所要求的充放电电位范围内,具有与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相容性;2)温和的电极过程动力学;3)高度可逆性;4)全锂化状态下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列举如下。1)固相法一般选用碳酸锂等锂盐和钴化合物或多元化合物研磨混合后,进行烧结反应。此方法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属于锂离子电池发展初期被广泛研究开发生产的方法,国外技术较成熟;缺点是所制得正极材料电容量有限,原料混合均匀性差,制备材料的性能稳定性不好,批次与批次之间质量一致性差。2)络合物法用有机络合物先制备含锂离子和钴或钒离子的络合物前驱体,再烧结制备。该方法的优点是分子规模混合,材料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好,正极材料电容量比固相法高,国外已试验用作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方法,缺点是材料振实密度低,生产使用困难。
f3)橄榄石型的磷酸铁锂材料,近年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在部分产品中应用,如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电动工具上,它具有安全性高(不存在爆炸的理论危险),使用寿命长(是钴酸锂的4倍)、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异性能。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材料堆积密度小,不利于生产控制,还不能应用到手机和电脑上。
4总结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的正负极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性能和制备方法做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认识和帮助。将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极材料,是纳米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许多纳米材料的低电导率、电压滞后以及循环容量下降限制了其性能的提升及应用的普及,但纳米材料做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在将来必将掀起新的技术变革。
参考文献:
7Ya
ksWuHQChemicalPhysiscLetters20013432352408FrackowiaKEGautieRSGarcheRHetalCarbo
19993761699LarcherDetalEffectofparticlesizeo
lithiumi
tercalatio
i
toαFe2O3JElectrochemSoc150A13313910郑雪萍曲选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
2O4研究现状稀有金属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