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
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相对稳定的好时期r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形势?我认为这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度来认识,总的结论是,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时期。主要表现为:r
第一、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改革以来,我国GDP年增长率的波动系数为36%,其中八五期间为17%,九五期间降为09%。这表明,过去5年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无经济波动的经济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出现经济波动。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不稳定性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1993年以来,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有效控制了高通胀,1998年以来,中央决定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目前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2000年GDP增长率为8%,2001年第一季度为83%。无通货膨胀率,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04%(2000年数据),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5%。尽管通货紧缩尚未完全过去,但是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通货膨胀率既不加速又不减速的无通胀经济增长过程,因而8%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是这一时期的潜在自然增长率。r
第二、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的改善。尽管九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83%,低于八五期间平均增长率的水平(120%)37个百分点,但是却取得了比八五期间更为明显的经济增长效果。首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品占GDP比重,按支出法计算)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相当于八五期间的216倍;其次,投资效率明显改善,八五期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69%,九五期间降至112%,但是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则由31比1降至为13比1;再有,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率大幅度增长。八五期间和九五期间名义财政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63%和165%,若扣除物价指数,八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长仅为34%,而九五期间为147%。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明显超过GDP增长率,r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106%上升到2000年的150%。最后,能源效率明显改善。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消费量大幅度下降,与1996年相比,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下降了77,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174,与此同时煤炭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由1996年的747下降为2000年的670。随着能源消费下降,环境污染排放量出现下降趋势。据国家环保局统计,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分别下降2030,大中城市污染指数不同程度下降。例如1999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276,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5年下降233,工业粉尘排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