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安徽省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开年联考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院的消失,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这一百多年中,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被排斥,甚至被打倒。而传统文化被连根拔除,意味着我们自身的价值理性被割断。于是,我们看到了经济的腾飞,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而公民的素养与道德水准的下滑与沉沦。但是,民间依然不乏梦想“兴亡继绝”的志士仁人,一旦气候适宜,民族传统的回归就会应运而生。于是,书院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复苏了。传统书院的复苏,意味着书院制度的全面复兴指日可待,而当代书院制度的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传统书院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补充和完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改革、创新,中国的教育体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行的一整套教育制度,从小学到大学已构成完备和严密的体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体系的致命缺失是被严重地功利化。现在人们言必痛斥的所谓“应试教育”,其实质并不是“应试”,应试何罪之有?应试本就应该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功利”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实质是为了培养工具;受教育者是为了获取知识,实质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与向上攀爬的资本,这才是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现在,人格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被冠以“德育”的桂冠,其实是空泛的。而书院教育恰恰可以补体制内教育的这一重大缺失。如上文所述,中国书院的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所谓成人正是一种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人伦教育、价值观教育及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些,正是我们主流教育之所缺而社会和谐进步之所需。传统书院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继和研习。它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及其经典。当今,在中华传统文化被连根拔起一个世纪以后,在体制内教育尚无法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势下,书院的复兴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可以起到民间国学热与体制内官方教育的纽带和传导作用。书院的复兴也许可以再一次成功地把已经失传的传统文化重新植入民间。也就是说,传统的回归,传统文化的回归,有赖于书院的复兴。书院的复兴,有利于唤醒和激活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是一个最重视教育、最崇尚人文的民族。世界几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没有中断和消亡的文明。究其原因,中华民族基因中崇文、重教的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