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个多功能的生活环境,强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20世纪8090年代:居住区生态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处于蓬勃发展阶段。1984年,雷吉斯特出版了《EcocityBerkeleyBuildi
gCitiesForHealthyFuture》一书,阐述了建造生态城市居住区的意义与方法。1990年,在他的领导下,第一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在伯克利顺利召开。该会议提出了基于生态原则而进行设计的目标。第二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该书的问世奠定了生态设计的六大原则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础环境、整体设计观。之后的几年间,联合国多次召开生态城市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居住区生态设计的影响。众学者也纷纷著书发表自己对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看法。
(二)居住区生态设计概念的提出
根据瑞恩和考恩两位生态学家在1996年研究的定义,生态设计概念,得出其本质源于人类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更深层的生态设计则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立足点,减少对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掠夺式的开发,以循环利用与尊重自然为基础建立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景观设计领域的重要原则和行动纲领。而景观生态设计的普及与发展将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创造亲和自然、健康舒适人居环境的必然道路。
二、国内外居住区生态设计现状研究
(一)国内居住区生态设计现状
目前国内在居住区生态设计主要集中体现在绿化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绿化时,我国对绿化面积的标准做出了一定的规定,标准的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等人造景观的占地面积要控制在30以内。为了更加符合现代小区的设计要求,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将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土地最大限度地用于绿化及户外活动场所。
我国的绿地规划设计,往往忽略了地域性的差异,从而导致在不同地区的绿地规划缺乏变化,大同小异。但是,我认为设计者应该在充分吸取国内有外绿地规划设计的精髓,加入不同地区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要素,从而因地制宜,设计出具有地域生态特色的绿地景观。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下,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去其糟粕,将居住区生态设计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最为重要的是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转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