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上期末考18届高一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该图是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3850年3550年文化遗存中的宫殿复原图。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印证传说中A.“家天下”的出现B.“公天下”的昌盛C.“邦国制”的产生D.“大一统”的形成2.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D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沿用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立中朝②设置节度使③设立通判④实行推恩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④4.《朱子语类》写道:“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这种分工体现了A.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B.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废除丞相之后的新举措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A科举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行省制6.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1
f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C.文化途径迥异D.国力对比变化8.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