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除了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更主要的是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我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游戏教学法对于地理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成效。那么什么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合作中学,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发展。游戏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对学习的理论认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
f的一种形式,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游戏活动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同时智力因素因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而得到激发,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课堂效率。下面我就通过六节课的实例,来谈谈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效率。案例一:七大洲和四大洋
图(1)
内容选择: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新课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对学生的学习是个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熟悉程度,关系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因此,掌握好“七大洲和四大洋”是学好地理的前提。基于“七大洲和四大洋”可用图(1)的模式来表示,所以,我对学生座位进行一定的组合,采用游戏式教学。活动过程:首先,学生课前按图(1)的模式进行座位的重新组合,要求学生按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分七大块,每一块表示一个大洲,面积大的学生多,面积小的学生少。然后,请两位学生手拿一段绳子,按下列要求进行拉绳活动:①赤道穿过哪些大洲?②南、北回归线穿过哪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