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
的基本情况,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识读《人权宣言》等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2教学难点:《人权宣言》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温故知新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军队,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建国转折胜利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形势出现转折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学习新课:第一、旧制度的危机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
f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法国启蒙思想: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关史事: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卢梭则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性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二、法国大革命2、法国大革命过程:①革命的导火线: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相关史事: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资产阶级。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级会议始于13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