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沈旭红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32期
摘要总结37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症状,做好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协助查找患者家属,提供进一步的治疗是护理重点。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108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各地精神病院都有收治流浪乞讨精神患者的报道13。流浪精神病患者是指常日在街上或居民区流浪、有精神症状,对行人或居民造成一定危害的精神病患者,常无亲人及不清楚家庭地址,由派出所民警或救助站工作人员送来住院,此类患者往往病史不详,无主诉,有些伴有躯体疾病,护理上较特殊,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住此类患者3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均男性,姓名、年龄、地址、病史等均不详。诊断精神分裂症34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分裂样精神障碍1例,平均住院时间30d。
12结果
3例找到家属,进一步治疗,显著进步出院,其余34例病情缓解由民警接出院。
2护理
21生活护理
入院时均衣衫褴褛,肮脏、全身散发出臭味,头发长而脏,给予沐浴更衣,修剪头发、指甲,重点是检查全身皮肤有无破损、瘀痕、皮疹等,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住院过程中,患者往往有流浪时的习惯,常坐或躺于地上、随地吐痰捡垃圾,应及时制止,给予讲解要保持卫生。勤更换弄脏的衣裤。平时引导他们自行料理个人卫生。鼓励精神症状已缓解的其他病友从旁督促。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2服药护理
根据医嘱督促或协助服药,发药时注意仔细核对,除三查七对外,更应熟记患者容貌,服药后检查患者口腔,保证服药到胃。观察患者有无吐药、引呕、藏药行为,保证药物疗效。因这些患者入院时无姓名、地址、年龄等详细资料。患者又不愿讲出自己姓名,为了保证发药及各种治疗的准确性,我院设计了一种粉红色塑料质地的腕带。腕带上注明床号,入院时间,将腕带套于患者手腕上即可。各种治疗前注意核对腕带上的信息。
23病情观察及康复训练
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观察有无妄想、幻听。注意防止冲动、自伤、伤人行为的发生。有些患者常蹲于角落自语、傻笑,应鼓励和督促他们参与活动。待病情缓解,可组织他们跟其他患者一起参加工娱疗活动,如打乒乓球、听音乐、手工劳动等。观察并记录睡眠情况,对于失眠者给予安眠药物。仔细观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