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作用的重要意义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对于矛盾本身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①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③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2)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4、如何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的阶段性特征。
答: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5、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
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
f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会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1982年十二大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做了一定的分析。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做了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