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管理者的角色特点决定的。一、情感的特点1情感以需要为基础。人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殊反映,它以需要为中介来反映客观事物,凡是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往往引起积极、肯定的情感,否则,则引起人消极、否定的情感。可见,需要的满足状况直接影响人的情感性质。由于需要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决定了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情感是影响人活动积极性的动力。2情感的两极性。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和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体验可激发和增进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体验,抑制和阻碍人的活动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情感的两极性既对立又
f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人积极、肯定的情感,并尽力使消极的情感向积极的情感方面转化。3情感的矢。情感是一种矢。情感一经产生就有明确的倾向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指向什么,由什么引起,喜怒哀乐,喜从何来,怒向何方,非常清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即是。个体如此,群体亦然。诸如伦理道德体验、爱国之情、民族自尊之感,皆是。学校管理者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表现为:把革命热情、乐观情感指向教育事业的对象上,情感的倾向性使人的行为趋向一定的对象或一定的方向,使得学校管理者赞成什么、期望什么、否定什么的情感倾向直接影响着教职工的情感状态和行为趋向,这就为学校管理者通过情感投资来强化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4情感的量。情感是一种心理能量,这种量具有动力作用。人的情感产生时,程度不同,量也不同,动力作用也越明显。情感不仅是一种量,而且还是一种运动量,它能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运动、发展。有的由浅入深,甚至激化;有的由浓变淡,以至消失;还有的发生“断裂”而潜藏心底。因此,情感的激发、培养并适时调控,发挥这个心理因素系统的能量,已成为现代领导、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发挥情感的功能,就要强化情感中积极、肯定的量,削弱和净化消极的、不健康的量,使情感量的结构合理分布,使散在的量集中并加以升华,变潜在的量为现实的量。尤其是人的情感结构中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情操应作为个体或组织中情感的常量或稳定的量给予重视,并不断地选取适当的激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