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美元贬值,亚洲各国的美元储备价值将会严重缩水。美元贬值干扰着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对其他国家生产、贸易、金融领域产生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美元贬值造成其他经济体出口萎缩,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减速。第二,美元贬值加剧了能源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全球通货膨胀上升。第三,美元贬值使国际热钱流向新兴市场,从而加大新兴市场国家宏观调控的困难。第四,美元贬值使新兴市场国家遭受重大资金损失。(二)政治因素人民币升值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近年来,许多国际上的国家要求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早在2002年2月22日,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随后几年,美元不断贬值,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都希望人民币升值,借以转嫁自身货币升值带来的风险,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美国。美国力压人民币升值有着明显的政治背景,美国连续16个月保持在9以上的失业率,同时这种高失业率引发了“占领华尔街”活动,学生抱怨支付不起高昂的学费,工人阶级抱怨找不到工作,可见美国近十几个月的经济走向下坡的趋势。其次可以从2009年间奥巴马对华政策“过热”回调,从中折射出美国重视中国崛起,担心中国快速做大。现在中国坐拥美国第一债权大国地位,外汇储备超过了3万亿美元。中国国力的大幅上升使美国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压力,并认为已形成了对自己全球霸主地位的一种挑战甚至威胁。中美贸易确有失衡,但解决之道在于敦促美国实质性放松出口管制,不能一边抱怨人民币汇率太低,一边又拒绝向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
f由于美国过高的国防预算和一年数千亿美元的农业补贴和其他各种补贴,使得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巨大。美国凭借其霸权地位,一方面使美元持续贬值,另一方面又逼迫人民币升值,从而试图转嫁政府财政赤字危机,并且使得中国在海外的美元金融资产缩水,减轻本国债务危机。
(三)心理预期因素心理预期对货币汇率影响极大,甚至已成为外汇市场汇率变动的一个关键因素,只要人们对某种货币的心理预期变化,转瞬之间就可能会诱发大规模的资金运动。近年来,由于国际各国的政治压力以及在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使得欧洲各国家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