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吃你外婆在食堂蒸的饭。菜呢?不
是拌豆腐,就是蒸茄子,里面一点油都没有,那菜太难吃了。我又挑食,所以每
天都是茶泡饭,再加上你外婆自己做的泡菜。
我:那你们那时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妈: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才煮一些肉,也就几块。来客人也买点羊肉,我们只
能喝上几口汤,那是最好吃的了。你太姥姥早上喜欢吃豆腐脑,她年纪大了,不
方便,我们早上去帮她买豆腐脑,我们还偷吃了几次,还好没有被发现。
今天,饭吃得好快。我现在这么幸福,吃得比那时好,而且每天都有肉吃,
为什么成绩却没有妈妈那时好呢!我要好好学习,不让爸妈失望。
1.课内素材
素材应用李政道的机遇
因为不愿在日寇刺刀下读书,15岁的李政道开始了在大后方的流浪学习。
在浙江大学的时候,束星北、王淦昌给了他物理知识最初的启蒙。到西南联大以
后,才读大二的他被选入当时的国民政府选派的数理化九人小组,去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而另外一个与他同去的物理学者是当时已任助教的朱光亚。李政道常
说:“如果没有西南联大叶企孙、吴大猷老师的推荐,给我赴美深造的机会,我
第6页
f个人的成长将是另一番景象。”正是这个难得的机会,改变了李政道的一生。【应用角度】“机遇”“心愿”“胸怀”等。2.精彩应用努力是船,机遇是风,待到风起时,努力着必将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正如
我们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自15岁开始在各地流浪学习,醉心于色彩斑斓的物理世界,努力让他在西南联大崭露头角;而此时,国民政府选派九人小组赴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则是助其扬帆的东风。他争取到了联大仅有的两个名额,并以此为契机,在物理的海洋里尽情徜徉,最终在31岁时,成为最年轻的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的科学家。
佳作领悟导读:从古老的传统文献中寻求灵感,并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验,屠呦呦用她特有的中西合璧借《肘后备急方》和个人智慧实现了对整个世界的改变。“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这位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又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就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