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B、引用名句、箴言:丰富文章主题,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C、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可以先声夺人,气势强烈
15
fD、采用题记: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E、开头用景物及其他事物的描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
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文章自白,清晰易懂。G、倒叙: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
17、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使人易于理解。(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16
f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12)文章用典: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31.问文章写作特色:一般指文章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可细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说明写作特色。
1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比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