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北起海洲收费站与佛山毗邻,南接古神公路一期,全长672公里。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属城市升级拓宽道路工程,利用现有侧分带、辅道、人行道进行拓宽扩建。由于,该段位于珠江冲击平原区,拓宽部份路基沉降稳定性较差,地层为软弱土,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设计对拓宽部份进行软基处理,即清除松散土换碎石及Ф500搅拌桩地基加固
二、编制依据
1
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06498);
3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中山市交通建设项目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书;
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四月提供的中山市古神
公路二期工程北段1施工标段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地质
该段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
1软弱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质土,饱和,流塑状。
2砂土液化,液化指数为175~1436,中等液化地基。
3不良地质情况详见软土分布特征表
序地号层号
121
软土名称分布状况
淤泥质土K0000
~
K6200局部间断
厚度(m)23~1270
132流塑粘土、淤泥质土
K0000~K2600
23~840
上覆层及其厚度(m)下卧层
素填土,320~650m;填筑土,150~590m
素填土、粉质黏土150~590m
细砂、中砂、粉质黏土
粉质黏土、中砂、细砂
页脚内容25
f页眉内容
四、软基处理原则
1软基处理设计原则:软基处理是从稳定、沉降及满足构造物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分
析。根据计算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软基处理原则
(1)为尽可能减小新老路基拼接加宽段因新老路基地基强度与填料强度、压实度不同
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纵向裂缝,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挖台阶、铺设双向塑料土工格栅
加筋处理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与原道路路基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加强拼接路基的整体
性。
(2)当软土厚度小于30m时,其下部为非软土或软弱土时采用换填方法。
(3)水泥搅拌桩用于软土深度小于130m软土路段的处理,桩径Ф500,等边三角形
排列。掺灰量据含水量大小决定,一般为50~60kgm,推荐采用有较多使用经验的325
级水泥。桩距10~14m,桩长以穿透软土或软弱土层为目的,为增强其性能,掺水泥
总量以3石膏作为添加剂。
五、软基处理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