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
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
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
f材料二:
1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点6分2为顺应潮流,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9分)
3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章《康熙政要》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6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3分)
ff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5CCDDD
610DBDAC1115CBACC1620DBCBD2125DBCAC2630DBDAC3135CDACD非选择题361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3分)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3分)(2)思想:三民主义。3分作用:三民主义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6分37(1)经验: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6分)(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6分)(3)原则:是否符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