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因分析对于每起设备事故必须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主要原因。在判定事故原因时,要注意把对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联系起来分析。11责任分析与责任者的确定111事故责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事故责任者、领导和群众都受到教育,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和其他事故发生。112事故责任者的确定: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依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责任制进行分析,连同有关人员的过失与促成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来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管理责任者。1121按职责分工和工作态度追究责任者。就是追究在个人职责范围内因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的事故。在追究管理人员和领导责任者时要注意,不能因不在现场而不负责任;不能因
f不了解情况而推卸责任;不能因经过集体讨论,而不追究个人责任;1122按事故隐患来源追究责任者。这就是在劳动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追究最初造成事故隐患的责任。一个隐患涉及多方面管理责任的,以追究对事故原因负主导作用的一方为主;1123按技术规定追究责任。在责任分析中追究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113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1131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或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或由于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的事故应由操作者负责;1132因拆除、毁坏、挪动安全装置,或对安全装置维修管理不善造成事故的,或应检查安全装置而未进行检查者,或明知安全装置失效而进行操作发生事故的,由当事者负责;1133因领导决定错误或工作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力;或领导姑息迁就对发生事故处理不力而使事故重复发生;或领导官僚主义、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迫使工作人员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的,由领导者、决定者、指挥者或指令者负责;1134因设备失修、安装检修不合格;或由于安装、检修中所用备件质量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由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或安装检修项目负责人或备品配件采购或制作人员、质量检查验收人员负责;1135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整改,又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在事故后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虽有防范措施,但未从技术上和组织落实,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应由有关领导者、管理者负责;1136扣压、拖延执行安全指令或设备《隐患整改通知书》而发生的事故,由扣压拖延者负责。12事故处理121设备发生事故,要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进行严肃认真的处理。处理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