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25.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
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26.钱理群认为其母校北京大学是“思想的实验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新知识的探索者”,
下列史实与北大有关的是①洋务运动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③④
27.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思”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28.在历史学习中,往往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视角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和评价。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从文化视角进行的是
fA.戊戌变法在国内掀起兴学堂、办报纸、编译书籍热
B.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C.戊戌变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诉求
D.戊戌变法推动知识分子由和平改良向民主革命转化
29
A
B
C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3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
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第II卷(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
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
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
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
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
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
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
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