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手段,使有限的能源得到经济、合理、有效的使用,以实现高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提高。节能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主体,只有发挥了主体能动性,才能将节能落到实处。
“三位一体”节约型园区建设
全时动态能源管理平台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利用现代测量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与通讯技术,通过国际标准的通讯串口和无线通讯网,在经济合理的成
f本下实现对用户端包括电源进线到终端用电设备在内的全部配电用电系统、供水等能源设施的管理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分类采集,能耗状况在线监测和趋势分析管理,能耗成本分摊等。在保障供电安全可靠的同时,实现设施和设备整体能耗状况管理自动化,为设施和设备的节能管理和改造提供依据,配合相应的管理节能手段,消除无效能耗,降低整体能耗,达到设施和设备节能减排的目标。还能方便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水平。
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1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系统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能源调度人员和专业能源管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系统状态,经过系统的合理调整,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2实现园区分类、分楼能耗计量统计分析
园区用能情况复杂,包括总配电室、体育馆、教学楼、专家楼A、专家楼B、专家楼C、专家楼D等。本系统首先对园区能源(水、电)实现分类、分楼计量。
园区管理单位通过本系统能够清晰查看园区各楼用能情况,形成园区专用统计分析报表。3减少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对能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其基本目标之一是可以实现简化能源运行管理,减少日常管理的人力投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f2系统架构
整体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由中央监控室主站系统、通讯网络、测控层硬件设备三部分组成。
21能源管理系统主站
监控主站设在中央监控室内主站系统设备包括系统服务器、操作站、报表打印机、等。
能源管理系统主站采用架构设计,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园区用户可通过网,使用浏览器即可查看能耗情况。
数据采集周期支持560可设置,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采集周期可设置为15分钟。
22通讯网络
考虑到庞大的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便利需要,系统可按照实际情况优先采用校园网通讯网络,实现能耗数据与主站可靠、安全通讯。
23测控层硬件设备
测控设备分布于能源系统底层各负载处,主要包括电力能耗与能效采集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