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其次,不少学者批评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过分夸张性在人格形成发展中的决定行动力作用,忽视社会以及文化冲击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后,研究心理学的方法严谨性受到质疑。
f2、荣格21人性观:人性观比较积极,认为潜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力量,包括智慧。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相信人是成长的,人类能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他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22人格界定: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冲突,在荣格的著作里,他将心灵作为人格的专用语。23人格动力:他认为人的整个人格和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且不断变化的动力系统。人格动力的源泉来自心理能,荣格称其为力比多,他将力比多解释为普遍生命力,包括生殖、生长、其他活动,认为力比多是一种能,是所有精神方面的能,能被用于满足更重要。关于心里能,他提出1)等值原则: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的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的增加和产生。2)平衡原则: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性,是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3)反相原则:人格各方面的存在对立面。24人格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构成,意识处于最底层,是个体所能觉察到的心理过程,以自我为中心主要功能适应环境,中间层是由一些被遗忘或压抑个体经验构成,主要是一些情节构成,最深层是物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心理积淀物。241意识和自我,认为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意识自我由意识的直觉、记忆、回想和感觉所组成。242个体潜意识和情结:个体无意识是指不能再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个体潜意识以情结的形式出现。情结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是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自己却并未意识到。243集体潜意识和原型,原型最重要的有四种(1)人格面具(2)阿尼玛和阿尼姆斯(3)阴影(4)自性244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1)补偿作用,起到一种平衡作用,不会产生不协调特征。2)对抗作用,对立的人格成分会产生冲突,由此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成为生命的本质。3)联合作用,对立的人格成分不仅对抗,同时也会相互吸引、联合。25人格发展:荣格认为人格发展过程是一个人心灵个性化的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独立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个体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