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磷炉渣口小套结构分析与改进方法
保存学
摘要:通过对磷炉两种小套的结构分析,来确定水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改进了另外一种水道结构的小套,以保证冷却水能充分带走热量,起到了保护小套的作用,达到延长小套使用寿命的目的。关键词:小套结构水道分析改进
1
前言
我公司从俄罗斯引进的两台PK380Φ型年产3万吨大型黄磷生产炉,所产生的高温熔融炉渣从两渣口排出。渣口结构为:大套镶嵌在渣口碳砖里,小套装配在大套内孔的后部,小套后部160mm长的一段直接与炉内炉渣接触。磷炉大小套为T1铜所制的水冷夹套,套内通冷却循环软水进行冷却。磷炉大、小套主要功能是作为排除反应后炉内炉渣的通道,主要作用是保护渣口炭砖,延长渣口炭砖的使用寿命,即延长磷炉的使用寿命。黄磷生产过程中,炉内原料反应后产生温度为1200~1400℃左右的高温炉渣,通过安装在磷炉渣口砖内的大小套内孔流出炉外,每生产1吨黄磷要排出8~10吨炉渣。在磷炉正常负荷下,每小时排渣量约为32~40吨。经往年统计:小套平均使用寿命约15~20天,大套平均使用寿命约5个月。每换一次小套大约用时4~6小时,大套12~14小时,且更换大小套时必须停炉,而磷炉重新合闸升温的时间约为停炉时间的一半。从2012年的黄磷车间磷炉大小套运行情况统计来看,两台磷炉运行9个月,两台磷炉因大小套损坏而更换造成停炉时间共计28636小时,其中更换小套的时间为184小时。全年共更换大套11个,更换小套64个。因此,大小套对黄磷生产影响较大,并且更换数量多,每个小套采购成本约1万元,生产费用较高。为了确保黄磷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满足生产要求,公司特成立了小套技术攻关组,笔者有幸为攻关组成员之一,重点就其小套结构特点,分析结构对磷炉小套使用寿命延长的措施方案,寻求解决的办法。
2
小套结构特点分析
为延长磷炉小套使用寿命,解剖了两个生产厂家的小套,进一步研究其内部结构,以下对两种不同小套的结构进行分析:两种小套的外形尺寸(见下图):长255mm、小头直径¢165¢50、大头直径:¢214¢100,重量约45公斤,材质从取样分析来看组份都很接近,都是T1铜。但水道结构不相同,具体结构见图1和图2。图1的水道结构是冷却水从入口直接到底部,转90度进入底部环道,然后沿着环形水道转180度进入下一环形水道,冷却水共经6道平行环形水道并在小套内转了5个180度的弯(水道宽度21mm,深18mm)流出。图2的水道结构是双螺旋的,冷却水沿着任意螺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