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4)法家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f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艺(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
(一)《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二)《楚辞》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浪漫主义)与《诗经》(现实主义)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还有《九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