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办法为资金使用方制定指标,进行评价,财政部门指导实施,做好资金监管管理,而在乡镇层面,使用资金的为党委、政府,乡镇财政所仅为政府的一个机构,接受党委、政府领导,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谁说了算不仅是一个报告的问题,反而是一个管理机构职责分工的问题,即使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反映出效益不好,追究谁,财政部门资金监管如何实施、职责如何界定在目前政府体制中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五)专业人员缺乏,绩效反馈难把握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因为其对应不同的支出科目,有不同的支出方向,各项指标的设定及资金的使用对应不同的资金管理办法,对绩效指标中的评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对财经纪律熟悉的人和对财经纪律不熟悉的人理解是千差万别的,绩效界定难以把控,且绩效评价属于新生事物,评价机构缺乏,对财政业务方面专门的评价机构更为缺乏,即使是有,费用一般也较高,乡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产生的费用对其实际操作产生多大的效果尚不确定,投入与产出是否匹配,如何把握,难以有统一的标准,给绩效反馈的应用带来不确定性。
二、建议
(一)推进财政改革理顺事权财权关系
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的规范问题,理清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事务,确定各自的财权与事权,理顺财权与事权的关系。上级政府适当多些财力支配权,但不可搞一刀切,推行不符合地方实际的事宜,地方政府可以多争取一部分财力,在筹安排好公共需要、公共服务后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轻重缓急排出自己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处理的各种社会事务。
(二)建立县级联合绩效评价机构
县级层面的乡镇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构建立,解决了谁评价谁,谁领导谁的难题,还可以实现各主管部门专业知识的共享,提高参与评价人员质量,还可保持整个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紧紧围绕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这个中心,对部门牵头实施专项资金由部门负责绩效评价,实行县级报账制,其他乡镇预算内、外资金及地方自有资金纳入县级联合绩效评价,聚焦地方政府资金使用绩效,强化资金支出监管,提高资金规范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f(三)严格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
健全运行机制,因地制宜,不断健全和完善乡镇财政预算和执行运行机制,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约束意识,强化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并加大预算编制和质量考核,引导乡镇依据预算法科学合理编制本级财政预算,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运用预算指标管理系统适时监督年初下达指标和预算使用进度,严格债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