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
(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1)2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1)多数内外皆黑,少数为黑皮陶。(1)常采
用轮制法成型,器壁能很匀薄,精品为蛋壳陶。(1)多以造型取胜,装饰较简朴。(1)主要分布在华东,山东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最为著名。(1)3原始玉器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1)以玉或“美石”为材料,(1)多
为祭祀用品和饰品,(1)材料、器形与制作方法常与新石器有密切联系。(1)分布很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作品水平最高。(1)4漆器指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1)髹饰大漆既可防腐,
又是装饰。(1)已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1)到战国,发展成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1)两汉漆器繁荣,是漆器文化地位最高的时代。(1)5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1)始于春秋战国,。
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1)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
琶等。(1)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1)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1)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1)7汉代漆器产地以蜀郡和广汉郡最为著名。(1)胎有木胎、竹胎和轻巧的夹
胎,(1)器形丰富,出现了多子奁盒等优秀设计。(1)装饰方法以彩绘为主,(1)也有针刻、口、金银片贴花和镶嵌等。(1)8多子奁盒一种设计优秀的容器形式。(1)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
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妆奁、具杯盒(1)。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1)今见的作品多为汉代漆器。(1)9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代属西汉中期,墓主人是长沙国相的夫人。(1)(1)
1
f墓中出土了大批的丝绸和漆器等,(1)其中有精美的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等,(1)素纱单衣重仅49克。(1)10瓷器以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制坯,(1)上釉后,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
成的器物。(1)胎体致密坚实,扣击发音清脆。(1)发明于中国,历史不晚于汉代,(1)两宋是其艺术顶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