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资料
专题0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自然地理环境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页脚内容
f高考总复习资料1.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分布及说明①大陆的低纬地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②大陆的高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呈现出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但陆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受地形、洋流及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在个别地区呈现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例证及原因分析见下表: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南美大陆东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形成原因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位于西风带控制下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页脚内容
f高考总复习资料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