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美国教育殖民地时期——殖民地宗主国的教育特点——独立战争后民族教育觉醒——南北战争后国家教育制度确立思考题:1.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特点2.美国独立后教育制度特点本节的主要内容一、独立战争前教育殖民地化二、独立战争后民族教育的觉醒三、南北战争后国家教育制度确立美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总体特征年轻后起国家,教育起步较晚殖民地时期:从英国移植,受宗教控制;中学为大学服务;大学培养传教士和官吏;初等学校因着重培养宗教信仰而受重视,有的地方当局干预独立后:实行地方分权制;公立小学增多;中学实用化,拉丁文法学校渐被淘汰,文实学校是主要类型,发展起公立中学;高教涌现州立大学一、独立战争前教育殖民地化独立前,由欧洲移民带来不同国家文化教育的影响教育制度从英国移植,受宗教控制(一)初等教育发达面向劳动子女,粗浅知识,重宗教信仰初等学校设置各教派自由决定中部教派小学北部市镇学校(50户设1所),以马萨诸塞州为代表,清教徒南部英国国教派,富有阶层,按英国旧传统,重家庭教育(星期日学校等)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厨房学校”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夏季学校”(一)初等教育学区制“巡回教学”(“巡回学校”是学区学校的萌芽)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规定50、100、150、200户规模的学区,赋予与市镇同样的办学权19世纪中期,在美国普遍采用(二)中等教育教会控制,分属不同教派,培养牧师或官吏主要类型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拉丁文法学校升大学,古典语文宗教富兰克林1749年《关于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设立文实中学1751年费城开办第一所文实学校,重英语与实用课程独立前未能成为主流学校1635年创办的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
f富兰克林创办的文实学校(三)高等教育受到较多重视,仿照英国牛津、剑桥创办哈佛、耶鲁等9所高校。全部是私立的除费城学院外,均由教会直接掌管目的培养传教士和官吏课程拉丁文、希腊文、《圣经》、修辞学学院内部管理由全体教职员制定政策;后以学校董事会代之创办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美国哈佛大学校园二、独立战争后民族教育的觉醒1787年宪法教育管理权在州政府;各州有权征收教育税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学区联邦一级教育署(教育局)实行地方分权制到19世纪60年代,单轨制已见端倪美国教育分权、自由、普及、无宗教派别限制的方向发展
(一)初等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