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学位置远离政治中心华盛顿,而比较靠近硅谷新兴科技中心。所以,斯坦福大学比较重视工业运用,在实用方面比较在行;相比之下,哈佛跟麻省理工大学就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主要是因为它们获得国家的资金更多,国家没有企业那么重视技术的实用性。反思一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拓荒牛,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基因。深圳大学作为深圳的第一学府,更是城市创新的源泉。深圳大学周边有创业园和高新科技园,这给我们学生很好的环境去创业。现在,创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要想创业成功要有一个好的点子,在市场上要有新颖性。最近,我的一个师兄辞去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去销售一种自动扫地机器人,我觉得师兄这个决定成功固然好,但是输面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年轻人如果不出去为自己的未来闯一闯,那么这样的青春也太无趣了。
本人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这是个学习面很广的专业。信息时代开始了30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信息技术还可以有30年左右的光景。吴军博士书中写道,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如果跟上了一个浪潮,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会过得比较舒服。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来说起到了补充课外知识的作用,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f吴军博士在书中也时常有写道自己身边的例子,这给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吴军博士的叙述方式比较直接,简明,就算是一个IT菜鸟也可以略懂一二。
刚开始,我对于我的这个专业是不太了解的。跟大多数的学生一样,我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大学一年级,我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没有考虑太多。直到上学期,我接触到了相对比较专业的课程,类似模电跟数电。随着第一次动手焊一个音响,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乐趣的专业。拿着成品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或者就像小孩子拿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一样吧。吴军博士书中介绍了许多企业的有趣的故事,这让我产生更加大的兴趣。曾经有人说过:任何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上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但是,我觉得花费时间的前提是兴趣。这本书让我对信息技术更加有兴趣,我也会萌生创业的冲动,就像乔布斯一样在地下车库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是寒假我读到的第一本书,刚开始兴趣不大。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心静下来了,我想好好地读完这本书。从书中,我体会到了技术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一群又一群的弄潮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发光发热。作为一个信工人,我也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社会的进步很大一部分跟我们信工人有关。纵观全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