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模式改革(本科)集中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报告与说明书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14年秋季
入学时间:专
业:___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___
直属分校:__________直属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解晓光__________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2月
f设计题目: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设计要求
1、量程::0~20mm2、精度:1mm3、激励频率:1MHz4、输入电压:24V5、介质温度50℃~250℃6、表面的粗糟度04μm~08μm7、线性误差:<±28、工作温度:探头(20~120)℃,延长电缆(20~120)℃,前置器(30~50)℃9、频率响应:0~5KHz
二、总体设计方案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根据下面的组成框图,构成传感器。
根据组成框图,具体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1)敏感元件:传感器探头线圈是通过与被测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被测信号的部分,它是由多股漆包铜线绕制的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框架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其顺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2)传感元件前置器是一个能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的金属盒子,测量电路完全装在前置器中,并用环氧树脂灌封。(3)测量电路:本电路拟采用晶体振子及其外围电路来产生振荡。同时考虑到当采用晶体振子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有众多的模拟要素需要处理。如电路常数的确定,工作点的设定和负载阻抗的选用等。因此本电路将采用由COMS反向器与晶体振子组成的最简单且稳定性高的电路,来产生频率为1M的方波信号源。
三.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1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传感器探头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它使置于此磁场中的被测金属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如图22中所示。与此同时,电涡流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并力图削弱H1,从而导致探头线圈的等效电阻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被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