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体验饥饿。
为了教育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一些学校将“忆苦教育课”设为必修课。位于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连续开设3天“要饭课”。吃午饭时大多数学生扮成流浪汉、乞丐或者穷人到学校开设的大锅前排队领取食品。他们要来的饭菜不仅不足以吃饱肚子而且饭菜的质量也相当粗糙有时只是些很难下咽的水煮土豆。学校还配合忆苦教育给孩子们讲述美国普通人的过去的生活告诉孩子们即使在当今的美国每年至少仍有100万无家可归者。而在全世界生活在贫困当中、靠乞讨为生的贫困人群至少有2亿人之多。
f旧金山市开展的“体验饥饿”活动中全校1114岁的孩子们都积极参加。扮作穷人的孩子只能领到一份少得可怜的粗制面包。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饥饿的滋味儿而且还明白了不应该浪费粮食更应该同情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们。
澳大利亚课本公用制度
教会孩子如何珍惜
在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都是公用的。当地法规规定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即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我国一位出使澳大利亚的外交官为了给刚转学到那儿的孩子暑假预习准备资料给一位澳大利亚友人打电话借一套他儿子上学期的课本。但是却没借到原来友人的儿子上学期用的就是不知传了多少届的课本且早就按规定在放暑假前交还学校了。等到自己的儿子上学后他翻看了儿子带回家的书除了蓝色封面上有些沧桑旧迹外整个课本的内页几乎都是簇新的。许许多多身心活跃、好动好玩的小学生竟在保护旧课本上表现出如此的自觉他感到惊奇了而从儿子那儿得到的答案竟是那样的简单老师教导简洁明了“让你下届学生对你的信任从给他们一本虽旧如新的课本做起。”
澳大利亚是一个林木资源极为丰富的富裕国家却如此珍惜资源。同时课本的“公用”是在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和榜样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美好的一环、美好的一分子并因此满怀欣慰与动力。且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使人珍惜自然也珍惜自己与别人的劳动进而珍惜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还能在身心活跃和好玩好动的天性里同时训练人的理性。
耕种自己的地
自己的才会珍惜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帝创业之初没事便到各油田巡视每次总看到浪费和闲人他都会把工头找来要求消除浪费和闲人。但是下次再去浪费、闲人依然如故。保罗盖帝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