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r
r
(GeographicalE
viro
me
ta
dI
ter
atio
alTrade)r
r
地理与贸易的一般关系r
r
“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此是公元前四世纪利巴涅斯(LIBANIUS)的非常经典的一句话。由于地理表面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地理区域物产不同。而人类不只是消费本地区的产物,这就必然引起产品的跨地理区域的交换,这种交换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便形成了国际贸易。随着贸易活动的展开,人们的视野逐渐扩大。r
r
地理与国际贸易活动的重心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石器和棍棒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人类的生活与贸易活动集中在旧大陆(亚洲、非洲与欧洲的合称)的暖热地带。奴隶社会,人类开始利用灌溉和航行的河流以及近海,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巴比伦(今伊拉克境内)、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及黄河中下游的中国,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最早,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此时的贸易活动集中于大江大河的两岸。封建社会人类对江、河、湖、近海在航运上广泛利用,河流与内海成为贸易的重心地区。“丝绸之路”(陆路)和“香料之路”(海陆)的开通,使“两路”沿线成为贸易重心区。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巴塞罗纳;西北欧的卢卑克、布鲁日、伦敦;西亚北非的伊斯坦布尔、亚历山大、亚丁成为交易活动的重心区。我国的广州、泉州、宁波和东南亚的曼谷、泗水、科泽科德、科伦坡等,都是沟通东西方联系的重要贸易中心和通商口岸。r
r
马克思曾在其论著中指出:“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大,有时还是决定性的。”并举实例加以论证。地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相互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很显著。国际贸易对人的观念、生活习惯影响都很明显。国际贸易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问题近年更是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重视。比如海上石油泄漏对海洋及周围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生物带来损害。世贸组织近年对“绿色贸易”的关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际贸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总之,地理环境既可制约国际贸易,同时也深受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外已有学者提出了“地缘商务”(Geobusi
ess)理论,致力于探讨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