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打造公园水景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公园水景在公园的设计与景观的营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水景的营造存在着很多弊端,最终导致其建造及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国外及国内的不少案例以生态设计的手法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尝试,成果较为显著。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研究降低公园水景成本的生态方法,以求给设计及建造中的公园水景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公园水景;降低成本;生态设计方法
1、引言
公园是城市休闲娱乐和绿化调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众多景观元素中,水景则是一个关键因素,不仅增加了游赏的情趣和多样的空间,更促进了公园的生态平衡,增加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但在中国,一些公园的水景效果不佳,更有甚者,成为了城市环境恶化的典型。这些都使公园水景的资金投入十分高昂,也导致一些甲方对营造水景态度慎重。因此,尝试用生态的眼光和设计方法,改善公园的水景质量,降低营造和管理的高额成本,创造更大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2、我国公园水景的特点和现状
首先,我国公园水体应用众多,形式多样,但水体多为封闭性水域,多数内陆地区公园水景给排水一般靠城市供水调节,在蒸发量较大的季节,为保持景观效果,用水量通常较大。而雨水却直接进入了排污管道,加速了城市水资源的枯竭。
其次,水景设计充斥着形式主义,陆上部分做法丰富,但水下部分的处理却十分单一,湖底多为防止渗透的材料,使公园水体与地下水失去了联系,环境十分脆弱,生态功能退化。再加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容易受到污染,严重时反而给公园带来了负面效果。
再次,由于水景大多是人工的,植物适应性下降,为维护景观效果,建造和养护就成为了一笔长期的高额支出。
3、降低水景成本的一些生态尝试案例
在生态水景的营造上,发达国家很早就有发展,而近年来我国也在许多项目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其不仅缩减了成本,更收获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下面将这些方法进行了分类。
31通过雨水的收集和建立净化循环系统降低成本
f德国的奥斯菲尔德恩的沙毫塞尔公园,整个社区通过设计的一些小的蓄水池和屋顶花园收集雨水,之后雨水会通过水道和道路两旁的沟渠渗走。在这个收集过程中,设计了15公里长的喷流景色的阶梯,在形成趣味景观的同时,阶梯的底部通过设计材料将流动的水进行逐步净化。用这种方法堵截和净化的雨水,再通过自然形成的缓坡和带有很高利用价值的潮湿土壤流到周围的地形中去,二次净化,供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