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355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8亿元,增长185;科技牵引荥阳快跑的背后,是荥阳市委、市政府不断
f强化政策导向、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诸多实践。集中优质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重点增加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等支持。2006年,全市科技经费为1388万元,到2010年达到1800万元,年均增幅达到8。“十一五”期间,荥阳注重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集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于一体的高技术企业群体,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技术企业8家。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其中省级3个、郑州市级7个。企业年技术开发费投入2亿元以上。
全市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超过200件,2010年,全市实现专利申请量315件,专利授权量2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件,授权量10件,专利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累计发放专利资助和奖励资金11597万元,专利产品累计创产值1036亿元,专利实施率达到4325。
二、技术合同认定显示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技术合同认定显示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技术贸易成交额逐年增长:2006年技术合同登记58项,完成技术贸易成交额9050万元;到2010年技术合同登记123项,技术贸易成交额达到213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0。技术贸易机构由2006年的23家,增加到2010年的63家。
三、2011年前三季度科技工作
f2011年截止前三季度,技术合同登记119项,完成技术贸易成交额203亿元,占年任务25亿元的81。完成专利申请200件,占年任务数300件的67;正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拟定河南省通信电缆厂、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占年任务数2家的100;培育专利申请超30件荥阳市丽丰玻璃工艺厂、20件、10件的企业各一家;完成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材料申报工作;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少林客车、博大挂面、瑞龙制药、高山阀门、阳光油脂等一批全国知名或行业知名品牌不断崛起壮大,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组织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郑州龙祥铝业有限公司申报2011年度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经郑州市科技局评定分别获得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帮助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三项科技成果并成功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鉴定。
当前各地市都在集技术、科技成果、人才、投资融资、项目咨询评估、成果对接、市场预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这一“软环境”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和引进科技资源,把宝贵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