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存在于诸个领域,形成的原因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
主要从会计理论法规制度等本身的缺陷、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产权关系中行为主体之间的
利益冲突、企业内委托代理关系层次、会计监督机制、会计基础性工作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
面进行探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防止信息失真并增强会计信息真
实性、正确性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
题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有企业外部因素;既有宏观管理方
面的成因,也有微观管理方面的成因。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会计
理论、法规制度的不完善
一会计理论与客观实际脱离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
践,又指导会计实践。会计理论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直接关系到会计准则等的科学性,
以及会计实践的发展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但事实上会计理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会计理论
与客观实际存在矛盾。会计理论与客观实际存在矛盾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会计学
科属性上。会计学的属性有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两方面。从会计学的理论属性看,其研究对
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门社会科学;从会计学的方法属性看,则是一门以严密的数学逻
辑关系为计量原理的精算科学。如果将会计学的理论属性和方法属性结合起来看,会发现两
者存在矛盾。会计核算中数据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而某些支持数据的数字来源,
却往往是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的货币化,经历了一系列估计和判断过程,这就使得部分数据
的产生不是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而是来自于主观世界的意识和经验判断,使得会计
信息所反映的结果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产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表现在会计计量
上。首先是计量单位问题,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假设,但货币计量本身具
有局限性: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
财务成果和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财务
报告中许多数据都是通过合计、汇总而来,是若干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汇总、抵销所形成的,
种汇总抵销也不可避免地掩盖了某些矛盾与问题;当前有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决
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再就是计量属性问题。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历史成本计价法,而使用者的决策都是希望通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