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第一品牌
保护机能?答:规制机能规制机能通过立法的方式实现,保护机能通过惩罚犯罪实现,保障机能通过限制刑罚权,防止罪刑擅断来实现。
4.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答:【刑法体系】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此外还有附则。(1)总则共分5章,各章内容依次为: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②犯罪;③刑罚;④刑罚的具体运用;⑤其他规定。(2)分则总共10章: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3)附则部分只有一个条文:规定了修订后的刑法典开始的时间和修订后的刑法典与此前单行刑法的关系。【刑法解释】(1)刑法的解释按照效力可以分为三种: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司法解释(最高法和最高检)、学理解释。前两者又称为有权解释,学理解释为无权解释。(2)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可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文理解释是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主要是指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考察方式】在选择题中,通过小案例的形式,让你判断属于何种解释种类。【实战演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规定: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这一解释属于立法解释、有权解释。属于什么类型的解释,要看解释的主体。
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2008年法硕(非法学)辨析题
答:我国刑法第三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其基本内容是:(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这里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这里的法律通常是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对于已废止的法律,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生效的法律,对其生效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在其处罚轻于犯罪行为发生时生效的法律的场合才能适用于处理该行为。(2)明确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习惯法、类推解释、行为后的重法(对被告不利的法律)、不明确的罪状、不确定的刑罚等。(3)合理化,即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确定犯罪的范围和惩罚的程度,防止滥施刑罚,禁止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