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中汲取人生的大智慧
五常市向阳镇中学和海涛“五四”运动之后,两学逐渐兴盛,大有取代国学之势。在两学的指导下,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沦丧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过分索取等,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两学显得无能为力了,在人们进行反思的时候,大批的学者开始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释家文化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之道,从而形成了一股研究国学的风潮。巍巍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而不倒,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积淀和形成了一整套以“经、史、子、集”为主线的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是国学。也正是国学的传承与不断发展,才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历经数千年岁月而生生不息。国学深邃而博大,蕴涵了先哲圣贤们的人生智慧。国学经典中有太多的人生哲学和经世哲学,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学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宇宙、人类社会以及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从宏观上指导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方向,强调的是“理”。两学研究的则是器场的发展,具有现实可感性,强调的是“用”。早在晚清时期,张之洞就曾经指出“中学为体,两学为用”的主张,然而有感于两学带来的巨大现实利益,人们在接受两学的时候,却不自觉地抛弃了国学。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由此就成了
f没有方向的船船,四处漂泊,虽然满载收获,却在不经意间触礁遇险。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才想起了要以国学为根本指导,指导人生与社会的方向。社会发展到今天,纷繁而复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力不从心,人们急待一种思考来填补心灵的空白,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支持,使自己能够重新树立信心,焕发活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国学中能够所蕴藏的精义正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国学,然而在学习国学蔚然成风的时候,很多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大多数人很难真正领悟其中的精要所在。国学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毕竟年代久远,以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和理解方式来研习国学经典,难免会有很大的困难。幸而有学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对这些经典进行解读。他们用现代人所熟悉的方式,将国学经典中蕴藏了智慧娓娓道来,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