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息要求,并且手工检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修改和提出。手工检索过程中,直接查找任务的是人,在查找过程中,人的思维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检索者可以在检索过程中,结合检索的结果不断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检索提问。检索提问标识与检索系统中文献特征标识的组配完全可以做到内容、概念和形式上的一致,而无须严格的字面的组配。因此,检索到的文献信息一般能符合检索者的信息要求。(5)在载体内容的直观性方面,手工检索也优越于计算机检索。利用手工检索工具,人们无须借助任何转换设备便可一目了然地判读具体文献的描述内容,也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其全部。而计算机检索则不然,必须借助于相应的读取工具,如计算机、光盘阅读器等,才能得以判读。手工检索的缺点手工检索的缺点(1)检索速度慢。要检索某一课题,科研人员一般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花费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一般只需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便可以完成。(2)检索受时空的限制。首先,受图书馆开馆时间的限制,一般图书馆每天的开馆时间都是固定的,每天8小时,而且周六、周日还休息。这样留给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就很少,读者要查阅某一课题的资料,只能在开馆时间内去,在开馆时间外,读者不可能查到任何资料。其次,受空间即地域的限制,科研人员检索某一课题时,不可能走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所有图书馆。(3)检索受馆藏资源的限制。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把人类历史上所有学科的所有资料收藏全,科研人员要检索某一课题或开发某一项目,利用手工检索就要往返于多个图书馆之间。即便是这样,科研人员也不可能查全所有的资料。(4)更新周期长。图书、期刊文献从印刷到图书馆的采购、加工、上架、流通一般需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由于图书期刊资料更新周期长,使读者获得信息资料的新颖性和时效性大大降低。(5)检索途径少。手工检索只提供目录、文摘、引文、主题、作者等一般信息,而计算机检索除提供以上信息外,还提供关键词、基金、机构、全文等多种信息。计算机检索的优势(1)检索速度快。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其存贮介质的存贮信息量大,故检索时速度快,特别适合检索大规模课题的情报资料。手工检索需要数日甚至数周的课题,计算机检索只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大大地提高了检索文献信息的检索速度,节约了读者的检索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2)检索途径多。一般来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