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3、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5)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
古义:躺着。
今义:睡觉地方。
4、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朝:在早晨服:穿戴。
(3)私我也:偏爱(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5)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三、阅读探究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
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6、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7、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8、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9、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
终于“战胜于朝廷”。
四、总结迁移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
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
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
的问题2分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
《出师表》
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