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一20107号),现制定我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作为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加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良好的文明礼仪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公民的客观要求。加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认真做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
第1页共3页
f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各学年段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科学规划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做好各阶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互相衔接、循序渐进,保证教育的连贯性。
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德育体系建设。将课程德育作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学科教学和德育课程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积极发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校本课程,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四、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学生自觉培养文明礼仪的意识。要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实效。
五、广泛开展学生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资源,发掘文明礼仪教育功能。与社区、街道和相关社会部门协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和践行文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