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指《尚书》)、“刘备”、“戈”等。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例如: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史记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②西门豹簪笔磬折。(《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以上是名词作状语。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巢:名词
f活用为动词。④邴夏御齐。(《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以上是名词作补语。(二)代词。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③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天论》)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日月更明亮。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例②③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没有什么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代词的主要特点同名词,一般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及判断句谓语。(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以及变化的词。根据动词后面能否带宾语,又细分为二类:①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常影响到发出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和“执”。②不及物词,也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