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作者:薛梦婷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在当今证券市场上,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却存在很多问题。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这不仅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而且还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继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意义深远。对此,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接着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最后从会计准则、治理结构、外部监督等方面对盈余管理的规范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手段;上市公司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述
盈余管理是指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公司管理层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或者会计估计的判断等手段达到预期的盈余目标,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公司利益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修改会计数据来扩大公司利益的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会计数据并不是公司的盈余情况,盈余管理的片面性会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还是存在很大弊端的,因为数据和信息的不真实会损害到很多人的合法权益。这种做法会使公司逐渐失去人心,所以对公司的未来预期发展还是相当不利的。这种做法主要是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公司盈利所做出的一种决策,虽然没有违背相关法律,但是却违反了一些原则,所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手段的识别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一)资本市场动机
一方面,我国《证券法》规定,如果一家公司想上市,一个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而那些无法达到要求的公司通常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提升公司的业绩,以此来获得上市的资格。另一方面,公司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准发行股票的价格以及是否能够顺利发行。因此,管理者要想提高股价,就很有可能去调高盈余。此外,通过配股,可以使上市公司得到很多低成本资金,改善资本结构。但是只有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规定要求,公司才会取得配股的资格。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能进行配股,就会进行盈余管理,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规定标准。
(二)经营管理者私人利益最大化动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般来说,我国公司制的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基础设立的,大多数公司的股东不参r